“十三五”时期(2016年至20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原工学院章程》,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我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实施科研强校工程和人才兴校战略,崇尚学术,追求卓越,强化特色,服务产业,优化结构,扩大开放,务实重干,加快积累”的基本思路,扎实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以“纺织服装新材料及高端装备”特色学科群获得 “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一期建设学科”特色学科A类项目立项为标志,学科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以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为标志,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以获得2项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纺织服装产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作为河南省第一批协同创新中心立项建设且被评为优秀为标志,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同时,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内部治理结构逐步完善,党的建设持续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初见成效,和谐校园氛围日益浓厚,学校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为“十三五”期间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面临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性阶段。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方式、调结构,要求高等教育进一步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增强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贡献能力,促进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向劳动力价值创造优势转变,为我校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提高质量是未来五年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高等教育要坚持内涵式发展,加强高水平大学、骨干特色高校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我省“五大国家战略”规划实施和“四个河南”建设服务,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省教育厅明确指出,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支持我省高校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中央和省委、省教育厅的战略部署,为我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各项事业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
当前,通过“十二五”期间的建设,我校具备了蓄势待发的良好基础。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校仍然处于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的过渡阶段,综合实力在省内本科院校中的地位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在争取高等教育资源的竞争中仍然缺乏优势。同时,我校在工作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如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需要进一步转变,教风和学风建设任重道远;高水平领军人物严重缺乏,师资队伍和干部队伍的能力和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部分学科发展缓慢,学科建设任务繁重;专业结构优化机制尚不完善,人才培养特色彰显不够;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和标志性的成果偏少,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不高;研究生教育相对薄弱等等。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适应国家转型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内在要求,深度发掘和培育学校发展关键资源和关键能力,整合优质要素,融入产业,服务行业,走差异化发展路径,尽快形成比较优势。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牢牢把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主题,强化危机意识,突出目标引领,发扬工匠精神,狠抓责任落实,努力实现学校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战略主题,立德树人,依法治校,优化结构,改革创新。落实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特色发展理念,以“更名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奋斗目标为引领,着力推进“八项工程”,为把我校建成省内一流的特色骨干大学而奋斗。
(二)发展思路
1.质量立校。将人才培养质量作为生命线,以质量求生存。把立德树人、提高质量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中心地位。追踪当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职业操守、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人才兴校。深入实施人才建设工程,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大力引进具有国际视野、站在国际学术前沿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大力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大力引进和培养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教师。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团队和教学团队。
3.科研强校。构建较为完备的适用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科研工作评价及激励机制,营造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的学术氛围。围绕河南“五大国家战略”规划实施和“四个河南”建设,调结构、搭平台、创载体、建机制,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强化科研的社会服务能力。
4.特色发展。按照差异化、非均衡的学科发展思路,优化学科布局,使我校的学科专业与生产力布局和社会发展需要实行有效对接。建立与我省产业需求、民生改善需要更加适应,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改革资源配置方式和管理模式,激发教学院(部)活力。
(三)发展目标
以“更名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为奋斗目标,进一步改善我校关键性办学指标,构建富有活力的大学治理体系,全面提升我校综合实力,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国内知名、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特色骨干大学。关键性指标如下:
表一 学校基础数据目标
序号 |
项 目 |
2020年指标 |
1 |
在校本科生数量(人) |
25000 |
2 |
在校研究生数量(人) |
1300 |
3 |
专任教师数量(人) |
1650 |
4 |
学校占地面积(万平方米) |
158 |
5 |
校舍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
80 |
6 |
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万平方米) |
43 |
表二 教学、科研与师资建设目标
序号 |
项 目 |
“十三五”新增总量 |
1 |
国家级教育教学奖(项) |
1—2 |
2 |
国家级科研奖励(项) |
2—3 |
3 |
国家级科研平台或团队(个) |
2—3 |
4 |
国家级科研项目(项) |
220—240 |
5 |
省部级科研项目(项) |
360—400 |
6 |
省部级教育教学奖(项) |
35—40 |
7 |
省部级科研奖励(项) |
70—80 |
8 |
省部级科研平台或团队(个) |
12—15 |
9 |
入院科研经费(亿) |
2.8—3.2 |
10 |
引进培养高水平学术领军人才(人) |
8—10 |
11 |
引进培养学科带头人(人) |
15—20 |
12 |
新增博士学位教师(人) |
500以上 |
三、主要任务
根据我校的办学定位,按照2018年满足更名“大学”和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资格的要求,明确主要工作任务。
(一)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中国经济新常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按照建设特色骨干大学的思路,规划设计我校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加强本科教育,强化创新创业训练,建立系统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坚持学生为本、教学为先,把教学作为高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推动各种资源优先向教育教学一线倾斜。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取得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1—2项。建立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大力推进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实施学校国际化发展战略,逐步提升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国际化水平。推进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持续探索本科生和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和教育规律,构建专业人才需求预测、预警系统,积极探索依据高考录取率、新生报到率和毕业生就业率调整专业结构的机制,逐步推进专业认证工作。大力创新教学理念和模式、方法和手段,创新学习方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着力提升学科整体水平
以取得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资格的要求和建设特色骨干大学的思路开展一级学科布局和建设。坚持需求导向,满足产业升级需要,做好存量调整和增量优化工作。按照“差异化、非均衡”的学科发展思路,优先发展我校优势学科,加快发展与我省支柱产业密切相关的应用型学科,注重改造提升传统学科,建成一批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特色学科,显著提升扶持学科及新兴交叉学科水平。整合学科优质资源,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培育学科特色,鼓励学科交叉,优化学科结构与布局,逐步构建起以优势特色学科群为核心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以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凝炼方向、汇聚队伍、培育特色,以人才、特色和成果在省内乃至国内同行中确立优势地位;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在省内能够快速形成独特优势的学科,壮大优势学科群体。建立和完善学科建设评估制度,制定评估指标体系管理、考核与验收办法。鼓励差异化发展,强化以学科建设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
(三)着力构筑人才高地
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构建以顶尖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博士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数量显著增加,建成特色鲜明的高层次人才梯队。重点培育取得突出成果的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加速培养和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学术骨干。强化教研室(教学系)等基层教学组织职能。加强对青年教师的职业素质培养和职业能力培训,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推动新老教师传、帮、带。建立健全专业课教师到相关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制度,增强专业课教师实践能力。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加快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着力提高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加大科研投入,优化资源配置。以获得高水平科研项目和标志性成果为引领,大力实施科研强校工程。进一步完善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实现科研与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及社会服务的紧密结合和良性互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职工开展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显著提升科研平台、团队、项目、成果的层次和水平;构建产学研密切融合运行机制,引导教师自觉面向行业共性技术、主动面向企业关键技术、积极研发储备前沿高新技术,立足技术需求开展科技创新,实现高层次纵向课题和重大横向课题的快速增长;实施高水平成果培育计划,凝聚和培养一批产学研技术创新人才、成果转化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培育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度和转化率。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充分发挥其教学与科研成果孵化器作用。支持“双创”平台建设,以科技创新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科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五)着力提高学生指导与服务水平
坚持学生为本,继续加强学风建设,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素质拓展活动,提升身心素质和审美品味。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完善学生工作体制机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等成长导航和资助育人、助学帮困工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和条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大力开展创业培训,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鼓励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引领就业。健全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和信息服务平台,为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全程就业创业服务。
(六)着力扩大开放合作
积极开展中外合作与交流,提升我校国际化水平。大力开展国际科研合作,鼓励教师赴境外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优先引进具有境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优秀教师。在校期间出境交流学习的学生人数、在校留学生总数显著提升。在硕士研究生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领域取得突破,建成“中原工学院中原彼得堡航空学院”并实现招生。
积极探索我校与省内外高校、政府、企业合作办学的新模式。发挥我校在郑州南大学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探索建立与周边高校合作的模式及教学、科研资源开放共享机制。积极探索成人教育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解决好信息商务学院和软件学院的相关问题。
(七)着力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着眼学校奋斗目标,构建公共管理与服务支撑体系。以落实《中原工学院章程》为核心,全面梳理完善我校各种政策措施和规章制度。实施“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尽快建成运行高效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保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在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中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学术组织建设,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以调整人事权和财权为重点,完善校、院(部)两级管理体制,激发办学活力。落实考、评、聘结合,改进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绩效考核、薪酬待遇、资源配置、经费分配等方面的政策,充分调动全校各方面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八)着力加强条件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协调土地、校舍规划,不断优化校区功能。加强实验室建设,扩大实验室开放程度,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工业训练中心和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提高服务教学科研水平。建设具有省内领先水平智慧校园,搭建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融入学校的各个应用及服务领域。加强后勤保障条件建设,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财力建设,规范财务管理,建立资产管理信息平台,提高资金和资产的使用效益。加强安全保卫工作,营造平安有序的校园环境。加强南区教工生活区配套建设,优化管理与服务。进一步改善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不断提高教职工的福利待遇和幸福指数。
(九)着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优先,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战略,努力建设科学民主、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特色鲜明和富有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为加快建设省内特色骨干大学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文化支撑。以提高“中工认同感”和“中工自豪感”为主题,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和校园文化认同,紧密结合学校历史传统、文化现状和师生的文化需求,以建设优良的教风和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努力构建学术氛围浓厚、管理规范科学、校园环境优美、富有创新活力、有特色、有品位、有影响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构建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校园文化体系。
(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提升办学兴校能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落实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制度,建设“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强青年干部的培养,进一步推进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加强作风建设,不断增强机关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提高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民主党派和老干部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投身学校事业发展。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深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推进宣传思想阵地建设和管理,确立底线思维,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加强维稳长效机制建设,切实维护学校的和谐稳定。
四、主要举措
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强内涵建设,坚持特色发展,积极推进“八项工程”,全面实现我校各项目标。
(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根据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在基本稳定学校专业数量规模的基础上,加大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力度,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优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专业培养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
围绕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完善与“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基于CDIO工程培养模式”等相适应的体制机制,通过“校、地、企”协同育人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扎实推进基于“互联网+”的课程建设,通过深化教与学的方式改革、考核评价方式改革,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全面落实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深入推进“双创”计划,充分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创客空间和科技园区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效果。
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继续完善和推进“启航工程”,不断创新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职业操守、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完善学生工作队伍的评价、奖惩机制和职称、职务晋升机制,确保学生工作队伍的稳定、生机与活力。
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完善教学质量标准和“63221”质量监控体系,实行评教、评学、评管多维度全程监控并提高其有效性;加强质量管理队伍建设,配足、配强教学质量管理队伍,提升质量管理队伍的业务能力;进一步明确学院正职领导“教学质量第一人”的主体责任,完善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形成全员参与、分工协作、责任到人的教学质量保障格局;完善评教系统,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与绩效、年终考核、职称评定挂钩,实行教学质量一票否决制。充分发挥质量保障体系的作用,逐渐形成富有特色、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二)学科培育与提升工程
实施重点突破,加强学校优势特色学科与平台建设,分批培育2—4个与国家和河南省战略结合紧密的特色学科群。在已有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基础上,继续培育3—6个优势和特色较为显著的学科获得学术型或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建立健全硕士点动态调整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学术型硕士点结构,提升建设层次与水平;加强专业学位硕士点建设,增加学科门类、扩大培养规模。继续开展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的培育工作,拓宽经、理、文、史、法等学科门类。
提升现有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的综合实力,力争取得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围绕“纺织服装新材料及高端装备”特色学科群,优化学科队伍,强化科学研究,加强条件建设,产出一批高水平、具有学科代表性的科研成果,力争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达到国内一流学科水平。遴选4—5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作为博士点培育学科进行重点建设,按照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基本条件,加强特色学科群相关学科的建设力度,保障建设成果对特色学科群的支撑作用。逐步加大对人文管理学科的扶持力度,积极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构建学科团队,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全面提升学科综合水平。
(三)师资队伍建设工程
创造条件,增加投入,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育工作,努力打造以一流的学术大师或学科带头人为领军人物、以中青年高层次人才为中坚力量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引进1—2名具有国际视野、站在国际学术前沿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2—3名活跃在国内外学术研究前沿的国内外知名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长江学者、院士等;引进、培育5—7名具有学科带动作用的省级特聘教授、中原学者等;引进、培育15—20名达到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学科带头人和50人左右的青年学术骨干;新增博士学位教师500名以上。
大力加强团队建设,构建以学科发展为目标,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学术骨干为主体的教学科研团队。制定实验系列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大力加强实验教师的引进与培养工作。进一步完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职能,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师能建设,全面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凝聚打造一批高水平科研团队,着力培育国家级重大项目、国家级科技奖励、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ESI高被引论文等标志性科研成果。创新国家基金项目的申报与管理机制,提高申报数量、质量和成功率,加强过程管理,提升项目完成质量和高水平成果产出数量。“十三五”期间实现入校科研经费3亿元左右。培育15—20支目标明确的实力型科研团队,形成3—5支特色明显、国内知名度较高的科技创新团队。
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构建服务社会的长效机制。健全协同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校地、校企全面战略合作;推动大学科技园建设,支持“双创”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加强智库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五)国际化合作与交流工程
继续推进高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科研合作项目。建成“中原工学院中原彼得堡航空学院”并实现招生;建成与德国不莱梅大学合作的“物流管理与工程国际合作研究中心”;力争在优势学科方向建立起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平台3—5个。“国家高端外专项目”5项;举办多边国际学术会议 10次。
积极鼓励我校本科生、研究生开展国际交流与学习,吸引国外留学生来我校学习;采取多种方式聘用优秀外籍专业教师到我校任教;制定实施“青年骨干教师海外培训计划”“管理干部海外培训计划”“辅导员海外培训计划”,使我校具有境外交流学习经历的教师人数大幅提升。
(六)大学文化引领工程
发挥大学文化的引导熏陶作用,推动学校和谐发展。进一步加强对办学理念、教育思想、“中工”精神等精神文化的凝练,充分发挥学校精神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作用。建立富有活力、权责分明、质量优先、包容共享的现代大学制度,营造“规范、有序、高效”的制度文化氛围。践行大学章程,完善学校治理结构,营造浓郁学术氛围,凸显学术价值。加强校园文化景观、文化设施、文化阵地和文化品牌建设,建成“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品质高雅”的生态化、信息化、智慧化校园。以党风政风带作风、促教风,以教风育学风,形成积极进取、敢于担当、实干奋斗的中工价值取向和行为文化。实施学校文化传播工程,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学校品牌价值。
(七)管理体制改革工程
根据《中原工学院章程》,按照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要求,完善我校两级管理体制,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落实和扩大教学院(部)自主权,释放教学院(部)活力。以处级干部为抓手,着力加强职能处室和院(部)两支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激发管理骨干队伍活力。
(八)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完善校园总体规划,优化校区功能,重点完成3号和4号教学组团、南苑11号和12号学生宿舍楼、游泳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思维努力扩大办学面积,以适应学校发展需要。
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完善校园网络软硬件设施,实现校园wifi全覆盖,提升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构建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的信息化平台,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深度融合。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建立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为总责任人,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为责任领导,各职能部门和二级院(部)主要领导为直接责任人的领导体系。加强作风建设和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规划实施提供人员和组织保障。
(二)做好统筹协调
加强统筹协调,建立以学校总体规划为统领,学校和院(部)两级、总体和专项两类规划相互结合、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
(三)优化资源配置
以规划目标为导向,集中资源,突出重点,分类型、分阶段、分项目统筹资源配置。合理分配建设经费,重点保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和条件建设。
(四)营造良好环境
深入宣传发动,营造有利于改革发展的氛围,增强师生员工对学校“十三五”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的理解和认同,使规划执行过程成为凝聚人心、群策群力、共谋发展的过程。
(五)狠抓规划落实
将总体规划的目标任务逐年分解,列入学校党政工作计划和部门工作任务书,全面督查,重点考核,层层推进,确保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