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
生活百科
当前位置: 大厅首页>>生活百科>>正文

温馨提示

发布日期:2019-12-19      访问次数:[]

近期是季节性流感高发季节,为保障我校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避免季节性流感校园内流行,现将季节性流感预防要点总结如下。

一、什么是季节性流感

季节性流感主要是由流感病毒(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其呼吸道分泌物的近距离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常见潜伏期为1-4天(平均2天),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一般感染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24-48小时即可排出病毒,排毒量在感染后0.5-1天显著增加,在发病后24小时内达到高峰。季节性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二、季节性流感与普通感冒区别

普通感冒症状轻,是由于受凉后感染鼻病毒、冠状病毒,细菌等病原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传染病不强,发病季节不明显,症状较轻,呈自限行性。而季节性流感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三、怎么判断是否得了流感,诊断方法是什么样的?流感通常急性起病,发热(高热可达39-40℃),呼吸道症状可出现咽痛、咳嗽、鼻塞、流涕等,全身症状明显,如头痛、肌痛、乏力等。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在流感流行季节,可能是感染流感病毒所致。但由于流感的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易与普通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相混淆,所以流感需要。流感确诊有赖于实验室诊断,所以需要到可检测流感病毒的医疗机构化验确诊。

三、得了流感怎么治疗

1.对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尽早隔离治疗。不带病上课,保持房间通风。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应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尽早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发病48 h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发病时间超过48 h的重症患者依然可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

3.确诊流感的学生,请及时与辅导员联系,及时沟通病情,采取居家隔离,各辅导员报备校医院,做好教室及消毒的消毒工作。需待发病起7天后(且体温正常,流感症状消失48小时后)携带医院出具的病愈证明到校医院备案后,校医院开具复课证明方可进班上课。同时加强班上的消毒及其他上课学生的症状观察。

4.加强学生请病假管理,如有发烧、咳嗽,类似上述症状请辅导员做好病情追踪,如有疑问,请及时咨询校医院,63687120。

四、怎样预防季节性流感

1.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疫苗接种的免疫力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因此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接种,如果没有接种那么整个流行季节都可接种,同样可达到预防目的。接种地点周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请去之前联系社区。

2.加强个人防护: 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注意个人的卫生习惯;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出现流感症状后,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然后洗手,尽量避免接触摸眼睛、鼻或口。家庭成员或同学出现流感患者时,要尽量避免近距离接触,患者应居家休息,减少疾病传播。注意劳逸结合,多吃蔬菜水果,增强体制,加强锻炼身体,注意保暖,避免劳累,多喝水。

上一条: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小常识
下一条:艾滋病防治宣传核心知识

关闭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中路41号      邮编:450007      电话:0371-62578001